>
实话石说
“实话石说”栏目,是东方网食品药品安全频道与黄浦区政协委员、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石浩强同志合作的安全用药科普专栏。
如果您有用药方面的困惑,欢迎底部下方留言或关注同名微博“石浩强教你合理用药”【粉丝数过百万】,进行提问哦~
本文分为上中下3集,该篇为中集,主要介绍锌元素的日常需求量与缺锌的表现等。
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免疫力差、视力不好、长不高等情况往往会让家长焦虑不堪,“病在孩身痛在娘心”,感同身受。是不是孩子生病了?是不是孩子缺乏微量元素了?是不是需要外源性补充了呢?外源性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是不是多多益善呢?来看看本文的主角:“神奇元素”锌!锌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生命体中超过300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代谢、免疫功能、消化、DNA表达和伤口愈合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孩子缺锌时的表现也会多种多样,例如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异食癖、免疫力低下等。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锌对于人体至关重要,但绝不是多多益善,锌摄入过量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锌元素的日需求量
锌元素的日需求量与年龄休戚相关,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6个月以下婴儿每日2mg;7个月~3岁,每日3mg;4~8岁,每日5mg;9~13岁,每日8mg;14~18岁的男孩,每日11mg;14~18岁的女孩,每日9mg。成人男性,每日11mg,女性每日8mg。其它请参看附表1。
附表1:各年龄段人群的锌元素日需求量
缺锌会有哪些表现呢?
缺锌会引起婴儿和儿童生长缓慢,青少年性发育迟缓,以及男性阳痿,还会导致脱发、腹泻、眼睛和皮肤溃疡以及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伤口较难愈合、味觉能力下降等。
锌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锌可与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多种抗菌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因而必需同服时一定要采取间隔给药的方式,即在服用锌补充剂的前2小时或之后的4~6小时再服用抗菌药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异常情况发生。锌还会降低青霉胺的吸收,因而也要注意间隔给药。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与锌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锌经尿液的排泄。
锌元素的补充
锌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一般通过摄入食物即可获取足够量的锌。常见食物的锌含量差异很大,人体吸收的差异也很大。大多数常见食物中锌元素的生物利用度约在10~30%之间,而一些不可消化的植物成分,如植酸盐、膳食纤维和木质素等会通过与锌结合而抑制锌的吸收,从而导致锌缺乏。钙元素也会抑制锌吸收,它还常与植酸协同产生抑制锌吸收的作用。高浓度的亚铁离子同样会抑制锌的吸收。
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豆类和谷物是锌的主要来源。而在北美和其它发达国家,肉类约提供40~60%,豆类约提供20~40%,奶制品约提供10~30%的膳食锌。为摄入足够的锌,在食物方面推荐红肉、贝壳类、乳制品、谷类(小麦胚芽和全麦面包)。含锌量较高的食物(>4mg/100g)有鸭肉、牛肉、猪肉、猪肝、牛肝、牡蛎、帝王蟹等,这其中牡蛎是锌的“鼎级”来源。有趣的是,目前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提倡避免红肉(含高锌和高铁),而趋向于鱼类,家禽和奶制品,这可能是锌和铁缺乏症的风险因素。
膳食补充剂可以含有几种不同形式的锌,包括葡萄糖酸锌、硫酸锌和醋酸锌。锌也存在于一些口服非处方药(OTC药物)中,包括那些贴着“感冒顺势疗法”标签的药物。事实上,与强化、加工、补充食品和改变饮食习惯等替代方法相比,锌补充剂仍然是治疗锌缺乏症的唯一经证实的有效干预策略。最广泛地被使用的补充产品包括氧化锌、醋酸锌、硫酸锌和葡萄糖酸锌,其单质锌的比例分别为80%、30%、23%和14.3%。值得注意的是,大约70%的缺锌患者,如果在缺锌发生后6个月内开始补锌,会有积极的效果,即体内锌浓度提高明显。而长期的缺乏(超过6个月以上)而且不外源性补充锌可能会对生长发育产生永久性的影响。在临床治疗方面,慢性缺锌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可能导致肝肾功能的障碍。后天缺锌的儿童每天应摄入0.5~1 mg/kg的元素锌,疗程一般为3~4个月,且可以延长至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