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又名鸡头米、红莲子等,是睡莲科芡属的一年生植物。芡实的果实接近球形,浑身带刺,毛茸茸的,顶部的花萼看上去与鸡头相似,因而被人们称作鸡头米。
图片源于网络
芡实与茭白、莲藕、水芹、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角并称为“水八仙”,同时它还有“水中珍珠”、“水中人参”的美誉。芡实被列入卫生部发布的药食同源物质名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图片源于网络
1、芡实的营养价值
芡实中富含大量的淀粉,以及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以及丰富的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
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芡实蛋白质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及幼儿必需的组氨酸和精氨酸。
丰富的微量元素——芡实含有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硒、钼、铬和碘等,其中碘和硒的含量较高。
丰富的维生素——芡实富含VC、VB1、VB2、VB6和VE,其中VC和VE的含量较高。
2、古籍里的芡实
“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清·郑板桥《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
早在周朝时就有关于芡实的记录,《周礼》中记载“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芡实在传统文化之中有着十分独特的意义,既可作为祭祀时的贡品,又可作为饥荒时的救济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言:“芡可济俭歉,故谓之芡。”
南宋《吴氏中馈录》记载的小吃五香糕是当时茶宴、酒桌以及日常中相当热门的糕点。“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份,芡实干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一分。磨极细,筛过,白砂糖滚汤拌匀,上甑。”《东坡杂记》云:“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
芡实也常出现在传统中药典籍中。《本草纲目》记载芡实“味甘涩,性平”可以“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本草经百种录》记载:“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本草新编》记载“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图片源于网络
3、芡实的做法
芡实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用来煮粥、炖汤以及制作点心。芡实煮熟后口感软糯,苏州人喜欢将新鲜的芡实与糖水搭配,一口口细嚼慢咽。广东人则爱用它做各种煲,与南瓜、百合等配料入砂锅炖得软烂入味。
芡实糕——新鲜芡实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后去壳晾干研粉,同大米粉、白糖一起加水拌和均匀,揉成面团后蒸熟即可做成芡实糕。
图片源于网络
芡实山药糊——把芡实、山药一同晒干后打粉,与糯米粉及白糖一并拌和均匀,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加热烧熟即成芡实山药糊。
图片源于网络
芡实莲子薏苡仁汤——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排骨剁成小块后焯水。把排骨、芡实、莲子、薏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图片源于网络
芡实桂圆银耳羹——芡实浸泡1小时以上,洗净备用。将银耳用冷水泡发,去除黄蒂,撕碎。桂圆肉、枸杞稍泡软,洗净备用。将芡实、桂圆肉、银耳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小时。关火前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