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食品药品安全频道-要闻
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首页

要闻

视频

政策发布与解读

基层动态

风险交流

科普在线

专题

要闻
首页 >> 要闻
长夏养脾养得好,肠胃不再有烦恼 ~
2023年09月18日 11:07 来源:沪小康

  小小,我来考考你,你知道什么是“长夏”吗?这时养什么比较恰当呢?

  本小好歹也是文化人,就给你露一手!关于“长夏”,大多认为包括从大暑至秋分的几个节气,处于夏秋季之间。长夏脾当令,此时养脾,效果加倍。具体怎么个养法,还得听专家的哟~

  医学顾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

  上海市名中医余小萍工作室

  张平副主任医师

  养有所“宜”

  到底该怎么养,才是对的呢?

  可以从生津润肺、多吃苦味入手!具体操作请看下文~

  01

  生津润肺

  长夏多湿、闷热,易发湿疹、玫瑰痤疮等皮肤问题,此时节养脾有四个建议。

  ◎保护或提升脾阳,可多晒太阳。避开太阳直射时段,外出散步,能提升全身阳气。

  ◎晨起无明显口干、口苦口臭者,可少量吃点嫩姜,盐炒即可,帮助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多吃时令水生植物,如莲子、茭白、莲藕、茨菇等,有一定的利水清热、益胃生津功效。

  ◎多喝带黏汁的汤汁(不要加糖),如银耳莲子汤、莼菜羹、绿豆百合汤、藕粉羹、葛粉羹、山药汁、鲜石斛榨汁等,能有效补充胃中津液,益胃生津的同时可以润肺,显著改善皮肤及体内湿热问题。

  02

  多吃苦味

  苦味食物可以帮助机体特别是肠胃,清除痰热、湿热、郁热等实热。选择一至五种当季绿叶蔬菜,取适量放在一起煮汤,然后吃菜喝汤,可以明显吃到一些苦味,并有回甘的感觉,这是最简单的养脾方法。

  养有所“忌”

  那是不是需要忌口很多东西?

  酸、甜、辣、冷都需要注意,苦是可以的哟~

  忌过甜

  饮食过甜,可阻碍中焦脾胃运化,尤其是晨起舌苔厚腻人群,吃甜食易导致体内湿热、痰热滋生,除产生口气之外,还会出现倦怠乏力甚至小腿酸胀、走路无力等情况。

  忌过冷

  长夏饮食过冷,易引发肠胃病,出现胃痛、胃胀、烧心、泄泻等不适。肠胃病的根本病机为脾阳不振,胃津亏虚。冷则伤阳,脾阳不足,则升清和运化不利,就可出现各种不适。

  忌酸

  水果和醋等各种酸性调味料入胃之后,会引发胃黏膜分泌更多胃酸。胃黏膜有充血渗出或糜烂、溃疡的人群,若胃酸过度分泌,可诱发胃痛、胃胀等不适。所以,胃病患者不建议食酸。

  忌辣

  在快节奏、压力大的城市生活中,辣味食物比较普遍,特别是干辣椒、辣椒油等,由此也带来很多身体问题,比如口干口苦、体内燥热、白天多汗,甚至盗汗、痔疮等。辣味食物更容易消耗体内津液,尤其是胃中津液,从而导致湿热、燥热、痰热等,属于养脾中的禁忌。

  若无法戒除吃辣,建议偶尔、少量食用新鲜辣椒。鲜辣椒的辣,具有升发之气,没有那么燥热,在帮助宣发肺气的同时,有一定的健脾功效,但也不宜多吃。

  “四养”辅助

  除了吃的方面需要注意,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

  以下四点可以学习一下,会有所帮助哟~

  起居休养

  长夏时节,应保持充足睡眠,保证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室内温度适中,避免长时间在空调房中。

  运动善养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情志调养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可尝试冥想、瑜伽等活动,有助于放松身心。

  按摩护养

  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如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等,以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2023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202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