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然而这条道路险象环生。包括致病细菌等在内的病原微生物就是凶猛的“拦路虎”,无数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发明并普遍使用抗生素这种“灵丹妙药”,大量原先的“绝症”被消灭,极大强化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人类的寿命也获得跨越式增长。并且,抗生素还被人类不断升级,威力越来越大。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细菌与人类的角逐也从未停止。与残酷生存环境顽强斗争了数十亿年的细菌有着强烈的求生欲,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它们“兵来将挡”,进化出了“耐药性”,炼成了各种各样的耐药菌……
今天,疾控君来讲讲,抗生素和细菌是怎样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
抗生素有各路绝招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虽然抗生素有成百上千种,但主要的“武器”其实可分为以下几种:
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
2.损伤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屏障作用;
3.影响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
4.破坏核酸的代谢,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
5.抑制细菌叶酸代谢等生化途径……
总而言之,抗生素就像各路武林高手,各有各的绝招,可以找准细菌的弱点去搞破坏。细菌的生命形式虽然没有人类那么复杂,但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中间有一块儿玩不转了,细菌自然也活不了。
细菌见招拆招
而细菌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反派,在死伤无数之后,它们也慢慢摸透了抗生素的门道,逐渐找出了应对之法:
外部防御
有的细菌加强了外部防御,形成了渗透屏障。
内部巡逻
有的细菌则是加强内部巡逻,发展出了泵出机制。
天赋异禀
有些细菌可以生成专门分解某些抗生素物质的酶类,从而使这类抗生素失活。
乔装打扮
有的细菌善于“乔装打扮”,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结构,让抗生素无从下手。
绝地求生
还有的细菌索性改变自己的代谢状态,甚至形成营养缺陷等。
如此种种,就是耐药菌顽强的生存之道。而细菌最厉害的一点在于,它们有着庞大的数量和很短的繁殖周期,即使一开始被打个措手不及,几乎惨遭灭门,但只要有极少数的细菌历经磨难幸存下来,它们就会迅速根据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一代一代地去筛选、突变出更适应环境的基因。
抗生素滥用加速细菌进化
如今抗生素被广泛、大量使用甚至是滥用,不仅用于医疗卫生活动,还包括农牧业的超量使用形成了极为典型的优胜劣汰的生存压力,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进化。
经历过一代比一代生猛的抗生素的“魔鬼训练”,耐药菌也被锻炼得一代更比一代强。近年来,“超级细菌”的报道层出不穷,就是在向人类敲响警钟。虽然人类的科技在飞速进步,可以对自然加以改造,但哪怕是自然界中小小的细菌,也有着强大的制衡机制。
抗生素的作用是杀灭细菌,但抗生素的滥用,却可能形成耐药菌的“试炼场”,反而会给人类造成“无药可用”的危机。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耐药菌,认识抗生素,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技术的“双刃剑”转过头来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