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食品药品安全频道-食药科普站
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首页

要闻

视频

政策发布与解读

基层动态

风险交流

科普在线

专题

食药科普站
首页 >> 科普在线 >> 食药科普站
抗生素和消炎药差别很大,很多人都吃错了!
2020年12月22日 10:26 来源:科普中国

  本文专家:刘治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生活中“炎症”可以说是很常见很多人有点头疼脑热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点消炎药吃……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等早已进入家庭必备药物清单。

  可是对于“消炎”来说,很多人对抗生素和消炎药傻傻分不清,甚至将两者划上等号。要知道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消炎药也真的不能乱用,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什么是炎症?

  简单地说,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就可以说是发炎。

  炎症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叫做“感染”。

  由物理、化学原因导致,如崴脚扭伤、挤压、外伤(烫伤、砸伤、日光灼伤)。

  身体“内讧”,如胰腺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消化胰腺本身)、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

  如何正确“消炎”?

  一、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必须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能够杀灭特定的细菌或真菌,抗病毒药物只能对付特定的病毒。

  如果用抗菌药物来对付病毒,则是“对牛弹琴”。比如感冒,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此时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

  原因很简单,比如抗菌药物作用的靶点(如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在病毒身上都没有,也就无的放矢。

  二、治疗非“感染性”的炎症,比如跌打损伤后的“疼痛”、“肿胀”,可以选择消炎止痛药物,像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塞来昔布(西乐葆)。

  三、治疗一些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要选择抑制自身免疫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美卓乐)等。

  抗生素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滥用?

  抗生素是常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

  专业上所讲的对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关系如下图,抗生素只是其中很小一类。

作者供图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通常以“霉素”或“西林”结尾,比如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类,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等。

  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才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

  但是,一方面每一种病原菌对每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一般人难以区分,所以不建议自行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

  比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如果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和肺的感染,选择阿奇霉素是无效的。

  另一方面,不同的抗菌药物适应人群和注意事项也不同。比如,对阿奇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是敏感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莫西沙星来对付肺炎链球菌。18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莫西沙星,因为可能导致其软骨发育异常。

  因此,非专业人员切忌随便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

  什么情况下吃消炎止痛的“消炎药”?

  不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以用消炎止痛类药物对症治疗。

  消炎药的大致分类见下图↓

作者供图

风采人物
2020年上海食品安全宣传周
上海2019年“安全用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