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医视角看,《黄帝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理念,提倡食饮有节律的健康生活。
关于饮食节律的名言警句也有不少,如《吕氏春秋》提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指出饮食时间规律对身体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使人体脾胃气机升降有序。
相反,饮食节律失衡不利健康。
常吃夜宵损寿命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一日之忌,暮无饱食。”强调晚间不能吃太饱。
古代也有“夜食饱甚损一日之寿”的说法,指出夜食过饱对身体的危害。
常吃夜宵病易扰
基于“天人相应”思想,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阴阳节律变化。
夜间本是脏腑的休息时间,活动减少,阳气较弱,食物相对难以吸收消化。
因此经常吃夜宵可以导致人体生理节律紊乱,影响脾胃和其他脏腑的气机升降运转,引起消化不良、胃胀痛、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经常食用夜宵可使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引起痰脂凝滞,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问题。
现代研究发现,葡萄糖代谢存在昼夜节律,晚餐后葡萄糖水平高于早餐后葡萄糖水平。
因此,控制好晚餐的食用量和减少食用夜宵,对于预防慢性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吃夜宵睡眠差
另一方面,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吃夜宵后即寝息除了影响睡眠质量或引起失眠外,还会因睡眠中脾胃腐熟运化水谷功能低下,食物滞留于胃肠道,使血气壅滞,容易患上痞块、积聚等疾患。
因此,必须注重每天的晚餐食用量与睡眠的间隔时差。
如果在晚上感到饥饿,应该尽量吃一些清淡、低热量、易消化食物,食后也需要适当摩腹或步行以助消化,减少对身体的影响。